少年pi:很多女生都跟我說,我很容易親近,但不容易更進一步,常常跟女生聊天聊著就被劃為朋友區了,是我在過程中吸引不夠嗎?
Mr.P:這些年來,三不五時都會有人問我這個問題:「要如何才能成為情場高手?」
在某一次上課時我答道:「成為高手?太簡單了?只要把這幾本書看完,熟記上面的話術流程,約會前稍微溫習一下,就可以無往不利囉。」可惜這並不是真的,這只是一個玩笑。生活如果有這麼簡單就好了,對吧?
事實上是,在每一次人與人互動時,我只是依循著一套固定的觀念、系統、流程,也就是一套完整的架構,只要任何人習得了這套架構,在搭配適度的練習,你一定能夠在人際關係中有大大突破。
在未來的文章裡,我會一點一滴地演示整套架構,讓每個想改變自己的人都能收獲。
事實上是,在每一次人與人互動時,我只是依循著一套固定的觀念、系統、流程,也就是一套完整的架構,只要任何人習得了這套架構,在搭配適度的練習,你一定能夠在人際關係中有大大突破。
在未來的文章裡,我會一點一滴地演示整套架構,讓每個想改變自己的人都能收獲。
你是否曾經見過一種人,他們總是可以跟異性處得很好,不論是求學時期的打鬧鬧,或是在辦公室和女生噹來噹去、互相嘴砲。
以前的我曾經很羨慕他們,因為我連跟女生基本的聊天都辦不到了,能夠聊得有說有笑,天啊,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吧。
當然,我並未就此放棄,我開始去觀察,他們究竟做了些什麼,都聊些什麼話題?甚至更細微的,在雙方都還未認識之前,他們是如何去開啟一場互動?
最初我完全看不出個所以然來,不就是換個座位、掃地時間一起打掃,中午休息時間一起吃飯而已嗎?怎麼這些事情都可以被他們拿來開話題啊?
最初我完全看不出個所以然來,不就是換個座位、掃地時間一起打掃,中午休息時間一起吃飯而已嗎?怎麼這些事情都可以被他們拿來開話題啊?
更甚者,還有一種人是在路上「碰到你會微笑的」,這大概是我最害怕的類型了,雖然是同學,也一起修同一門課,但我們明明沒有說過話啊,為什麼可以主動對一個宅男微笑啊?實在想不透。
把握認識的機會
一段時間後,我開始慢慢發現這些人和我最大的不同 – – 他們把握住了任何能與對方認識的機會,並且妥善運用。
「沒關係,你慢慢來就好。」在換位子的時候,因為我抽屜根本是空的,所以我通常是先整理好位子,在旁邊等候的那位同學,我通常只會禮貌性的說上這麼一句客套話。
「妳要換到哪去啊?是窗邊嗎?哈哈,我跟妳說,窗邊的那面牆上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喔。你一定看得懂。」班上有一個看起來壞壞的男孩這麼說著。
「要幫妳買午餐嗎?妳要吃什麼?」進入職場之後,我開始比較善於關心別人了。
「午餐要幫妳買嗎?我們要吃旁邊的那間燒臘,我幫妳點三寶飯好了,這最適合妳啦!」一個看起來痞痞的男同事這麼說著。
「午餐要幫妳買嗎?我們要吃旁邊的那間燒臘,我幫妳點三寶飯好了,這最適合妳啦!」一個看起來痞痞的男同事這麼說著。
說來也奇怪,每當有這些人在場的時候,原本無聊的氣氛總會變得輕鬆起來,不單單只有女生,就連我也十分享受與他們相處的時光。
後來我才明白,原來這樣的行為背後,其實有一套特定的邏輯在運作。
後來我才明白,原來這樣的行為背後,其實有一套特定的邏輯在運作。
有趣不等於曖昧
很多人會有一個誤解,會跟女生成為好友,卻無法進展到交往的男生,一定是那些很木訥、不善表達的拙男吧?
一個口才良好,敢開女生玩笑,敢噹女生的人,絕對不會落入這種窘境,對嗎?
一個口才良好,敢開女生玩笑,敢噹女生的人,絕對不會落入這種窘境,對嗎?
這就是我自己曾經實際走入的誤區了。
在觀察了許多傑出的高手之後,我慢慢地從他們聊天的脈絡抓到了一點線索,我將他們的精湛技藝記錄下來,回家反覆咀嚼、深刻思考。
有些人習慣用時事來開頭,他可以從全聯聊到吳念真,再從吳念真聊到寫作,再從寫作聊到彼此都看什麼書,對於文青型的對象來說,這樣的鋪陳輕鬆而且實用。
有些人習慣用近況來開頭,他可以從新款的球鞋聊到女生怎麼穿搭,再從穿搭聊到身材,從身材聊到運動,對於喜歡戶外活動的對象來說,聊著聊著就變成自然邀約了。
然而,其中卻出現了一個關鍵的分歧點。
有些人在聊天後往曖昧的方向發展,有些人在聊天後卻往好友的身份發展,他們一樣都能聊得像多年至交,一樣都能逗得女生哈哈大笑,而其中可以產生火花的X因子到底是什麼?
釋放意圖的重要性
在學習行銷時,講者常常會告訴業主,要從客戶的角度思考。
因此,轉換到感情的領域,我不禁就要問你:「那些被告白過的人,心裡都在想什麼?」
她會這樣想嗎?
她會這樣想嗎?
「天啊,他好浪漫啊,好想跟他在一起,不行,我要保持我的矜持,再考驗他一下好了。」
還是會這樣想?
「!@#$%,這傢伙怎麼可能會喜歡我,他表現的就從來不像是喜歡我啊?到底是怎樣!?」
我相信不用我告訴你,你就知道答案了,幾乎都是後者居多,對吧?
當你用一個貌似好朋友的身份與對方相處,為對方付出,對方最後卻驚覺,原來你做這些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友情,而是為了有一天告白時讓她無法拒絕,除了錯愕,你還期待她能反應什麼?(所以千萬不要傻到去細數你為對方做了多少事情,那叫自掘墳墓)
所以,能夠從朋友進展到情侶的一大條件是 – – 對方必須要隱約知道你的意圖(想法)。
我知道你一定很疑惑,讓對方知道我的意圖,不就玩完了嗎?不是很多書上都說不要告白,不要攤牌嗎?
我知道你一定很疑惑,讓對方知道我的意圖,不就玩完了嗎?不是很多書上都說不要告白,不要攤牌嗎?
嘿,請留意我的文字,我不是要你攤牌,也不是要你告白,而是讓對方隱約知道你的「意圖」。
Take it easy,展現意圖的方式千變萬化,邀約(特別是在特定節日邀約)是一種,進挪(肢體碰觸)也是一種,甚至喝對方喝過的飲料也是一種。
從業務銷售的層面來看,賣家具的業務為客戶提供丈量服務,賣進口車的業務邀請客戶參加試乘會,賣精品的業務邀請客戶參加發表會等等,都是一種意圖的展現。
在某些銷售書籍上,會告訴你這叫做「假設成交法」,意即先假設我們已經成交了。
此時銷售家具的業務會開始引導你,客廳要放什麼,寢室要放什麼,尺寸多少,材質如何選用;銷售車的業務則會引導你,要一般款的?還是GTI?需要選配天窗嗎;;銷售精品的業務則會問你,你是在什麼場合要帶的?你想要亮眼一點的貴金屬款,還是低調一點的皮質款。
也因此,當你釋放出了意圖,對商品完全沒興趣的人在這個階段就會拒絕了,若你沒有釋放出意圖,雙方將會繼續打混仗,陷入迷霧重重的死局中。
釋出意圖的用意在於「測試」,你若沒有做出這個舉動,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做對了什麼,或是最做錯了什麼。
你推薦了Turbo車款他卻眉頭一皺,你就可以知道他可能擔心太過耗油,或是售價過高;你推了他客廳要放上一張貴妃椅,他卻沒繼續追問細節,你就可以知道,可能是他的空間不夠寬廣,或者他根本不喜歡這種設計,經由反覆的釋放意圖,我們就可以在流程中進行:
測試 → 修正 → 引導 → 測試 → 修正 → 引導 → 測試 → 修正 → 引導
直到你達到你預期的結果,而經驗越豐富的人,所需要的循環次數越少。
商場如此,情場亦然,經由釋放意圖(測試)你可以發現,一個人在對待「朋友」和「可能成為男友的朋友」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。
釋放出意圖後,如果她對你有好感,那麼她將會期待更多,此時就可以進行升溫,讓好感升級成曖昧,如果沒有好感,你就得回去檢討在前面的階段你做錯了什麼。
有些人的感覺神經很遲鈍,即使你邀她一起去看鐵達尼號了,她依然不覺得你對她有好感,更甚者,我還聽說過出去玩同睡一張床,女生還是把男生當成知心好友的案例。
在這樣的案例中,你就得把自己釋放意圖的行為份量加重(份量只需要到她剛好知道就夠了,過重的份量會把她嚇跑)。
一般人總是不喜歡釋放意圖,不去做試探的動作,這相當於曚著眼睛在打球,並且還期望出手之後能夠進球,也有些人是平常不練球,不跟別人互動,等到心儀的對象出現了,才拿著初學乍練的技巧去邀約互動。
不覺得這太奢侈了嗎?有哪個球員是到總冠軍賽才開始練球?那些看起來很輕鬆的人,其實是很努力才能讓自己看起來毫不費力。
也有人不去釋放意圖,是因為擔心做不成朋友(擔心被客戶拒絕)。這又是一個常見的迷思,你不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,你打算隱瞞到什麼時候說?
Take it easy,展現意圖的方式千變萬化,邀約(特別是在特定節日邀約)是一種,進挪(肢體碰觸)也是一種,甚至喝對方喝過的飲料也是一種。
從業務銷售的層面來看,賣家具的業務為客戶提供丈量服務,賣進口車的業務邀請客戶參加試乘會,賣精品的業務邀請客戶參加發表會等等,都是一種意圖的展現。
在某些銷售書籍上,會告訴你這叫做「假設成交法」,意即先假設我們已經成交了。
此時銷售家具的業務會開始引導你,客廳要放什麼,寢室要放什麼,尺寸多少,材質如何選用;銷售車的業務則會引導你,要一般款的?還是GTI?需要選配天窗嗎;;銷售精品的業務則會問你,你是在什麼場合要帶的?你想要亮眼一點的貴金屬款,還是低調一點的皮質款。
也因此,當你釋放出了意圖,對商品完全沒興趣的人在這個階段就會拒絕了,若你沒有釋放出意圖,雙方將會繼續打混仗,陷入迷霧重重的死局中。
釋出意圖的用意在於「測試」,你若沒有做出這個舉動,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做對了什麼,或是最做錯了什麼。
你推薦了Turbo車款他卻眉頭一皺,你就可以知道他可能擔心太過耗油,或是售價過高;你推了他客廳要放上一張貴妃椅,他卻沒繼續追問細節,你就可以知道,可能是他的空間不夠寬廣,或者他根本不喜歡這種設計,經由反覆的釋放意圖,我們就可以在流程中進行:
測試 → 修正 → 引導 → 測試 → 修正 → 引導 → 測試 → 修正 → 引導
直到你達到你預期的結果,而經驗越豐富的人,所需要的循環次數越少。
商場如此,情場亦然,經由釋放意圖(測試)你可以發現,一個人在對待「朋友」和「可能成為男友的朋友」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。
釋放出意圖後,如果她對你有好感,那麼她將會期待更多,此時就可以進行升溫,讓好感升級成曖昧,如果沒有好感,你就得回去檢討在前面的階段你做錯了什麼。
有些人的感覺神經很遲鈍,即使你邀她一起去看鐵達尼號了,她依然不覺得你對她有好感,更甚者,我還聽說過出去玩同睡一張床,女生還是把男生當成知心好友的案例。
在這樣的案例中,你就得把自己釋放意圖的行為份量加重(份量只需要到她剛好知道就夠了,過重的份量會把她嚇跑)。
一般人總是不喜歡釋放意圖,不去做試探的動作,這相當於曚著眼睛在打球,並且還期望出手之後能夠進球,也有些人是平常不練球,不跟別人互動,等到心儀的對象出現了,才拿著初學乍練的技巧去邀約互動。
不覺得這太奢侈了嗎?有哪個球員是到總冠軍賽才開始練球?那些看起來很輕鬆的人,其實是很努力才能讓自己看起來毫不費力。
也有人不去釋放意圖,是因為擔心做不成朋友(擔心被客戶拒絕)。這又是一個常見的迷思,你不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,你打算隱瞞到什麼時候說?
時間拖得越久,你就會在朋友區待的越久,她對你的身分和印象就會逐漸定型,屆時你要扭轉就更難囉。
那告白呢?(我知道一定有人想問)
告白什麼時候可以做?
那告白呢?(我知道一定有人想問)
告白什麼時候可以做?
其實答案很簡單,如果你能做到,即使對方知道你喜歡她,你也不會因此而「過度付出」、「失去自我」,那表明你的意圖是一點也無所謂的。為什麼?
因為她知道你有自己的生活重心,你是真誠的邀請她到你的世界,邀請她和你一起共舞,而沒有了她你的世界依然多彩。(從銷售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,一個被殺價,被凹東西就無止境退讓的業務,是無法跟客戶成交的)
這也是我最常用的方法,「我喜歡她」這件事情,我會在認識之初就讓對方知道,而此時對方反而會開始好奇「奇怪,你明明就喜歡我,為什麼我叫你做什麼做什麼你都無動於衷,你不是應該要對我獻殷勤嗎?怎麼你都沒有做?」
有些人在表明意圖之後就開始玩苦肉計,用間接暗示的方法告訴女生「我的世界若是沒有妳會有多痛苦。」這在女生的眼中是一種非常沒有男子氣概的行為,原來你沒有了我就會變成一個廢物啊?她絕對不會考慮跟你交往的。
這也是我最常用的方法,「我喜歡她」這件事情,我會在認識之初就讓對方知道,而此時對方反而會開始好奇「奇怪,你明明就喜歡我,為什麼我叫你做什麼做什麼你都無動於衷,你不是應該要對我獻殷勤嗎?怎麼你都沒有做?」
結語
若因為害怕失去她,所以只敢維持好朋友的關係,不敢釋放意圖、不敢進一步,最終就是原地踏步,在好人卡的悔恨中度過。
妥善地釋放你的意圖,不論你是口才便捷,或是沉默寡言的人都適用,不要仗著自己很會說話,以為靠聊天有趣就能擄獲芳心,那只代表了你的懦弱,所以你才需要躲在「很會聊天」的武裝背後。
大體來說,認識的初期都會做得非常不經意,邀約是因為晚點要跟朋友約,剛好路過;逛街是因為正好要去找朋友;牽手是為了過馬路要一起走,為每個事件都賦予一個不壓迫對方且合理的理由。
對方若對這些行為都接受的話,就可以慢慢把份量加重,讓你的意圖釋放得更多,此時就可以大膽的在情人節邀約、替她拿掉頭髮上的毛線、在道別時輕輕的摸她的頭,慢慢加溫你倆之間的關係囉。
P.S.關於釋放意圖如何操作,由於很多細節是需要透過現場解析的,在《感情力課程》中我們會有更詳細的實戰演練與說明,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同。
--
課程資訊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